沈阳市第四中学

沈阳市第四中学座落在铁西区南九中路 41号,学校始建于1952年。1953年10 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郭沫若题写校名。1980 年,四中被辽宁省评为首批省级重点中学,成为具有面向全国53所重点大学保送新生资格的对外窗口学校。经过几十年的拼搏,沈阳四中已跻身于辽宁省知名学校的行列。办学质量始终在全市前列。

沈阳市第四中学现辟东西两个校区,占地面积 57834平方米,建筑面积 27019 平方米。现有 56 个教学班,在校生3000余人,教职工 210 人。在近五年的高考中,有2人分别荣获全市文、理科状元,几乎包揽了历年来的铁西区文理科第一名。另外在全国高中生数、理、化、英、生竞赛中有 23 人获奖。学生科技部是辽宁省中学中唯一的学生科技性组织,学生的科技小发明现已获得国家专利 34 项,研究成果多次获省、市一、二等奖。

学校现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特级教师 3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市学科带头人3人,省骨干教师1个,市骨干教师 17 人,区学科带头人 7人,区骨干教师 53 人,具有研究生水平的教师 20 人。

走进四中校园,花园,古亭,碧草,颀树,相映生辉,生机盎然。学校由教学区、实验区、运动区、休闲区四部分组成,拥有电教馆、理化生实验室、市一级图书馆、多媒体教室、智能报告厅、标准体育馆和 400米跑道的运动场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

雄厚的师资队伍和一流的办学条件,使沈阳四中办学质量不断提升,社会影响日益扩大,被社会誉为“英才摇篮、奇葩园地”。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沈阳四中办学规模效应初见端倪。目前学校班级数和学生总数都居同级同类学校之首。而且,在5万多平方米的占地面积和近3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基础上,市区政府高瞻远瞩,又在学校东侧专设了1万余平方米的教育预留地,为学校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走过半个世纪的沈阳四中,在铁西区委和铁西区政府的关怀指导下,在铁西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始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精心设计和打造育人模式,充分拓展学生发展优良个性的空间,形成了一整套富有特色的教书育人模式,先后荣获中央大成美育先进学校、国家二级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单位、辽宁省教师先进集体、辽宁省陶行知研究会命名的陶行知思想研究实验基地校、沈阳市实验室管理先进单位、沈阳市中学生日常行为示范校、沈阳市德育示范校、沈阳市教育信息化示范校、沈阳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被沈阳市人民政府及铁西区人民政府命名为先进学校、花园式单位。

四中近年来的办学特点是:立足铁西区,立足沈阳市,依托传统的优质教育教学优势,面向省内外,面向世界,改革办学模式,拓宽办学渠道,不断创造更高的办学效益。

2002年秋季招生,在上级政府支持下,四中创办了一个“励志班”,招收了 25 名优秀的特困家庭学生,在未来三年内,学校将免除他们的一切学习费用。

现在,四中已经与英国史蒂文森学院签定合作协议:史蒂文森学院在沈阳市铁西区创办一所外语培训学院,培训区内、市内及省内各类中小学校的外语教师和双语教学教师。与英国德比大学签定合作协议:我们向德比大学输送学生,由德比大学培训我们教师。

与南非开普敦大学波士顿语言学院签定了合作协议,由四中向该院输送学生。这些学生在该院攻读预料之后,直接升入在全世界大学中排名前十位的开普敦大学。还与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洽谈确定,将在四中建立中国大陆第一家设在中学的雅斯考试点。

我们坚信,随着教育学改革不断深入,四中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实现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办学条件大大改善,办学质量大大提高,为高等学校输送更高质量的人才,不断创造更高的办学效益,更好地造福家乡,服务社会。

附录——

沈阳市教育志编写办公室1988年3月版《沈阳市中小学师范学校简介》,介绍了沈阳市第四中学1985年10月的基本情况如下——

校址:铁西区保工街四段十五里8号(铁西区南九中路41号)

沈阳市第四中学建于1952年12月。建校初名为沈阳市铁西区标准中学,同年改为四中。学校占地面积为9.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585平方米,教学楼全部钢混结构,设有24个教室,另有三个物理实验室,二个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语音教室、电化教室、计算机房、音乐教室、学生阅览室、教师资料室各一个。书库现藏书3万册。

学校初建时是完全中学。1959年经省、市定为重点中学,1978年又重新被确定为省、市重点中学,1980年又被省、市定为首批重点中学。

1985年,全校为24个班(高中16个班,初中8个班),学生1108名,教职工138名,其中专任教师102名,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占100%。

素材 | 李学增老师

编辑 | 陈鑫

本文由美行思远留学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xsyedu.com/15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