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王涵

近日,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会员大会暨青年学者论坛在复旦大学顺利召开。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等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复旦大学图书馆原馆长陈思和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朱刚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叶舒宪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原会长王宁教授先后致开幕辞。

大会审议并通过了理事会工作报告、监事工作报告、财务报告和新的章程,选举产生了学会新一届理事和监事。在新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选举产生了学会领导班子:刘耘华为会长,陈晓兰、任一鸣、严明、朱静宇、李玉瑶为副会长,胡荣为秘书长。

主题报告环节由新任会长刘耘华教授主持,中山大学范劲教授担任点评嘉宾。上海外国语大学丁尔苏教授高度评价瓦尔特·本雅明的著作《德国悲悼剧的起源》,认为它称得上“比较文学研究经典”,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从题材上讲,古希腊悲剧更关注于虚构的神话,而德国悲悼剧所描绘的客体是真实的历史;从人物塑造和情节变化上讲,古希腊悲剧营造戏剧冲突以英雄牺牲的理念为基础,以人类的生命伟力挑战古代奥林匹亚诸神的权力,从而带来新的伦理尺度与价值,而德国悲悼剧的主角是独裁者和殉难者的双面复合体,统治者的权力与其统治能力的对立构成了悲悼剧核心人物独有的张力;从结局设置上讲,古希腊悲剧通常会设立一个救赎性的结局,而德国悲悼剧由于深受路德教人生观的浸染,认定人生虚妄,转向上帝才有得救的希望。

复旦大学杨乃乔教授深入探讨了国际比较文学在进入后危机时代的语境下,当代中国比较文学需要如何反思、应对并化解美国学派的负面影响。他指出,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完整且独立的学科一直遭受着争议性的质疑,这源于学界对比较观念的肤浅误读,即比较文学不可以作为一门学科,而只是一种方法论。这种观念导致当代中国比较文学在学科设置上含混不清、对学科内涵与学科理论的误读误释、研究队伍的杂混等。杨教授提议,面对美国学派间接造成的比较文学边界因无限敞开而消失殆尽的现状,比较文学研究者特别需要确立清晰的理论观念和学科立场来为自己正名。

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原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宋炳辉教授以“汉语文学谱系与世界文学空间”入题,界定了汉语文学谱系的概念,并尝试在世界文学谱系中勾勒汉语文学谱系的基本特征,探讨了“华语语系文学”批评理论及其在海内外汉语文学界引发的相关争论,证实了以语言谱系来追溯文学谱系的正当性。他认为,所谓谱系研究并不是对汉语文学做出简单的结构主义的平面式划分,而是将其置于历史的演变语境中加以研究,有利于在世界文学的视域下,形成对“中国”文学的全新认知。在描述汉语文学这个整体的时候,要充分意识到其内部的复杂多元性与指向外部的蔓延性,在此意义上,汉语文学打破了传统的国别文学和民族文学的界限。

下午举办的青年学者论坛共设四组,主题涉及“文明间的知识迁徙”“世界文学的再勘探”“东西文化的互文与互视”“跨学科的视域更新”等方面。与会青年学者积极发言,踊跃表达各自的学术观点,为大会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上海外国语大学刘云副研究员以1868年宁波方言《新约》译本为研究对象,梳理了传教士们围绕该译本展开的历史论证,进而深入剖析了文言译本与方言译本所代表的传教策略之间的显著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19世纪中后期新教传教策略之转变的影响。上海戏剧学院翟月琴副教授研究了焦菊隐对契诃夫作品中所谓的“停顿”现象的接受、借鉴和创新,深入挖掘了焦菊隐独创的剧场美学的独特意义与价值。河西学院丁艳副教授聚焦于毕飞宇小说《青衣》中的两个京剧术语“西皮”“二黄”跨语际转码过程中面临的难题,细致分析了“西皮”“二黄”与 “tune”“aria” 之间文化功能和语用功能的错位,并提出跨语际转码应侧重于能指对等的学理建议。华东师范大学顾文艳副教授以美国汉学家胡志德眼中清末民初中国的现代性文化图景为个案,以“他者”的眼光观照特定历史时期中国在文学、文化、文明结构等方面的重塑过程。上海师范大学方頠玮副教授从晚清的世界想象和中国想象入手,讨论了理念的更新如何引发了晚清小说界的动态革命。

上海外国语大学汪小玲教授全面梳理了国内外纳博科夫的研究和译介状况,尝试从“东西方文化”“跨学科实验”“中国研究的国际推广”三个维度着手,拓宽当代纳博科夫研究的多重视野。上海交通大学丁瑶助理教授对《埃涅阿斯纪》中所呈现的自然暴力、城邦暴力和伦理困境主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诠释,认为这部维吉尔的经典史诗为当前社会的转型和变革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性启示。上海大学博士生曹翠云以笛福笔下的伦敦为考察对象,勾勒出早期英国式现代化文明的乌托邦城市图景。上海外国语大学张若一副研究员从希伯来文学典籍《塔纳赫》切入,揭示了先知文学蕴含的思想观念及文学特征对古代近东地区文士的教化作用。复旦大学博士生王涵着重关注乔伊斯在《尤利西斯》“塞壬”一章,如何以文学写作的方式呈现变动不居的音乐元素,提出了对文学与音乐这两个学科门类的跨界思考。

上海社会科学院狄霞晨副研究员充分意识到西方汉学内部的复杂性,认为思考海派文学研究中的“美热欧冷”现象有助于人们重新审视中国现代小说的特性。上海师范大学吴留营副教授通过考察黄遵宪“吟到中华以外天”的经典生成路径及其范式效应,探讨了近代士人如何在异质文明的冲击下,寻求对中华观念的认同以及对国族身份的建构。复旦大学博士生郑梦怀提出,汉学研究不必将主张“别异”的“他者化”研究路径奉为圭臬,试图寻求一种“非他者化”汉学研究的可能性。上海外国语大学陈琦副教授检视了《印度之行》中福斯特显露的自由人文主义倾向,体现为与普遍之爱、万物同一的东方智慧乃至神秘主义的结合。上海大学博士后张露露认为,当代汉学界采用表演视角对《诗经》作者的框架进行研究,为早期诗学平行比较的建构和运作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范式。

浙江工业大学王定安教授从现代学科体系的“整体性”诉求出发,追溯了“整体性”与“整体论”概念的词源与历史演变,借以思考如何在坚守学科本位与学科的跨域关联之间保持一种动态平衡。复旦大学博士生吴雪凝指出,圣经旧约的正典化并非历史文献碎片的简单拼凑,乃是经由文本诠释学内部驱动与神学自反性形构的产物。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陈超锐特别关注到浪漫派这一媒介演替时期,以霍夫曼《沙人》中的“机器之眼”为例证,重新审视德国浪漫派诗人对人机关系的辩证描绘。上海师范大学吴佩烔副教授则聚焦于旅美华人学者方闻如何从视觉再现与视觉表意两个角度切入,以具有深厚中国传统艺术底蕴的“书画同体”艺术观作为打通中西艺术的关节点。

刘耘华会长在致闭幕词时表示,未来会多组织一些高质量的学术论坛,让大家在交流中相互帮助、相互提高。比较文学学者应该培植学术公心,发挥比较文学对于提升民族精神品质的重要作用,肩负起对民族复兴的使命和担当。

供稿:市社联学会处

本文由美行思远留学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xsyedu.com/53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