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a艺术留学怎么样_sia艺术留学怎么样结肠

不是申上NYU很强,而是GPA1.6申NYU很难,所以他更强。

SIA学员Jeff同学的故事,请一定认真看下去。

对作品不认真,等于亏欠热爱

录取院校与专业

纽约大学 (ITP – graduate)

纽约视觉艺术学院

芝加哥艺术学院

申请时间线

·2023年3月:开始准备作品集

·2024年1月:完成作品集

·2024年1月:完成文书

·2023年12月-2024年2月:递交申请

·2024年2月初:收到NYU Offer

我本科学的能源动力工程,因为很讨厌这个专业,所以很少去学校,只有考试才现身。

可想而知成绩也好不到哪去,学校最后给我的绩点2都不到。

“成绩这么差,不会有学校肯要我吧?”一开始,我是这么想的。

纽大ITP:

没那么多虚的,只看实力

纽大ITP是一个融合了交互和新媒体的跨学科项目。它常被外界称为“工程师的艺术学校”,有时也被称作“艺术家的工程学校”,但最吸引我的还是NYU的官方说辞——Perhaps the best way to describe us is as a Center for the Recently Possible.(最新技术的中心)

申请ITP,我心里是没底的,但包老师告诉我ITP的招生包容度很高,对绩点、专业背景都没有硬性要求,更看重申请人是否热衷这个专业,技术能力是否过硬,想法是否够新够突出。

NYU ITP官网

那就试试呗。

启动——

纽大Offer争夺战

雅思:ITP没有最低语言要求,我裸考了下雅思就交了上去。成绩只有6.5,挺一般的,但我口语不错,分数比较好看,递交申请足够用。

文书:我详细说明了绩点低的原因,像不喜欢大学,专业不适合导致成绩差这些我都说的很直白,没有遮掩。当然,我把对ITP的喜爱与热情也表达的很坦诚,谁让我真的很喜欢这个专业。

工作经验:我的工作背景为申请加了不少分。

大学毕业后我自学了很多设计软件,学完直接找了个平面设计的工作,机缘巧合下,公司给了我一个机会——给养乐多做一个3D动画,完成后我就把作品po到网上,没想到吸引了大量关注。接着,工作机会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我便干脆辞职,全职接“私活”,积累了不少动画、海报、杂志等方向的作品。

作品集:是我申请中最重要的部分。

一开始我考虑做4个项目,但时间紧张,第4个项目做到一半,我就感觉虎头蛇尾,交上去心里也不舒服,最终执意只交3个项目。

只有3个项目,我就希望尽可能把它们做“精”,递交前几天我还在反复修改、排版,磨的很细——我要确保这3个作品是最精的。

作品集:

对作品不认真,等于亏欠热爱

我有些完美主义,尤其对喜欢的领域,我更愿意花心思去研究,因此,我的每个作品都下了苦功。

比如下面这个项目:

窥视——

PEEP HOLES

从被身边人“窥探”到周围无孔不入的电子摄像设备,我发现,科技越发达越难掩饰社会对他人生活的好奇心和社交隐私被暴露的风险,某种程度上,我们都生活在成千上万个“窥视孔”下。

借着对“窥视”话题的探究,我做了一个互动影像装置:PEEP HOLES。

装置由五个盒子组成,每个盒子都有一个窥视孔,观众可以借助盒子成为临时“窥视者”,带着好奇对“隐私的界限”进行沉浸式探索。

我希望这个作品能引发大家思考“入侵他人隐私”的后果和其中的深刻含义。

制作盒子的外部视觉时,为了让影像更真实,在不侵犯公共隐私的情况下,我用手机拍摄了一些会高频发生”窥视事件”的公共场合的视频,比如火车站、办公室、商场等,并用Runway Gen和Pr对影像进行增强处理。

盒子内部,我请朋友从被窥视的视角录制了自己的日常活动,然后用软件模糊了他们的脸部。

确实挺“兴师动众”的,但我觉得这样可以把视线延展到观众更有共鸣的社会群像。

学生作品,盗用必究

我并非科班出身,做作品集的过程中自然会遇到很多需要突破自我的环节。

比如作品集用到的很多软件我之前都没接触过,只能花两三天快速学会软件基础功能,硬着头皮做下去。

再比如第二个项目和PEEP HOLES,分别运用了3D打印和AI技术,都是做作品集前没涉猎过的领域。

学生作品,盗用必究

总之,挑战无处不在,但我不想辜负热爱,便一步步坚持了下来。

每次创作,我都会挑一首符合当时心境的音乐陪着我,边做作品,边从旋律和歌词中汲取灵感……对我来说,做作品和写歌一样,我会向其中加注情感和温度,尽力把它做成一个“好的故事”,而不只是一个好看却冷冰冰的照片或画面。

PS:我作品中的背景音乐都是自己做的,未来有机会还挺想尝试做一名DJ的。

180°急转弯:

从工科到被交互艺术收编

如上所述,我本科学的工科,和交互八竿子打不着,所以申请纽大ITP是我人生中的180度大转变。

虽然跨度大,但工程转到艺术对我来说并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纠正了一个早该被修正的“错误”。

我很早就对交互艺术感兴趣,只不过一直没有深入研究。认识BRDG Tokyo之后,我才终于下决心“转行”,

BRDG是一个东京的先锋新媒体艺术厂牌,擅长利用视觉、新媒体艺术表达前沿科技。

他们的作品集非常前瞻和实验,很多都涉及VR、全息投影等技术,能给观众带来视觉听觉的双重震撼。

来源INS:brdgtokyo,仅供交流分享

正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当时的我对BRDG“一见钟情”,没事就去搜他们作品中的技术和实现方法,同时,心里转专业的想法也越发强烈。

接着,调研、自学、做作品……收到纽大Offer,一气呵成

Offer背后:

该找机构就去找

选择SIA的原因很简单——听说SIA很擅长交互,那就选咯。

我在SIA的上课节奏比较干脆,就是上课、下课和提问,可能与很多和老师打成一片的同学不同,我就是单纯作为学生在这里学习。

不过SIA带给我的收获是清晰可见的,邢老师在软件、代码上帮了我非常多,田老师手把手教会我调研,这都是我做作品集前最大的难点。

后来申请阶段,如何填表、什么时该交什么……这些琐碎的细节,有SIA在我也很踏实,不用担心会错过申请。

hh,我不太会夸人,但评价的还算客观吧!真心觉得机构对申请艺术院校是很必要,能帮我们排除很多想的到或想不到的障碍,如果凑巧能和我一样碰到足够专业的老师,就更好不过了。

采访者按:

谁“年轻”时没有选错过?

接触过太多因为不满意现有专业,希望通过“第二次选择”改变未来轨迹的学生后,我愈发觉得,或许对于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说,只有经历过“错误”,看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参差,有了比较,才会意识到自己真正的心之所向。

采访的时候我问过Jeff:工程现在这么热,你为什么一定想要转走?

他的回答和他本人一样干脆:真的不喜欢,学了以后也没有很擅长。

不可否认,人生有时就是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修正错误需要决心,追寻梦想需要坚韧,实现目标需要才气,这些我都在Jeff同学身上找到了。

希望Jeff同学的故事能给正迷茫于选择的「你」一些启发。

记住,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如果你对艺术留感兴趣,

想了解艺术名校的申请攻略,

私信小编或者头条APP搜索“SIA艺术留学”,即可咨询!

本文由美行思远留学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xsyedu.com/61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