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美院艺术新技术

明天即未来。那从“明天”走来的艺术家们,在当下会创作出怎样的雕塑作品?他们又会用怎样的眼光去开拓当下雕塑创作的“边界”?

不妨到这场满满都是奇思妙想的艺术大展现场来寻找答案吧。4月12日下午,由四川美术学院等联合发起并主办的第十一届“明天雕塑奖”入围暨获奖作品展在四川美院美术馆正式开幕。唐钰涵、颜汶浩、马东利、林双鹏、孙跃峰等20位入围的新锐艺术家带着各自的力作整齐亮相现场。

明天雕塑奖始创于2013年,一直持续关注和推介雕塑创作领域最具原创力和问题意识的作品及艺术家。在前十届评选中发掘、催生出了大量潜力无限的新人。

据主办方介绍,第十一届明天雕塑奖的全球招募于去年11月开始,先后吸引了来自国内八大美院、伦敦艺术大学、罗德岛设计学院、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威尼斯美术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等一大批拥有一流艺术学院背景,以及曾与重要画廊、艺术机构展开合作与展览的新锐艺术家关注的目光。

最终,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国内外655件(组)有效报名作品。经评审,20位艺术家(唐钰涵、颜汶浩、马东利、 林双鹏、 孙跃峰、张爱莉、朱佩鸿&赵一霖、窦号、张浩、陈昭辰、刘祥琪、邱宇、孙珂、张振、孔景才、翟宇辉、方阳、张怡、马先通)入围了今年的明天雕塑奖。

“过去十年,在明天雕塑奖的展览中,很多作品已经很难用已有的雕塑概念去讨论,能够满足‘雕’和‘塑’的作品已经很少,更多呈现的是多种媒材和形态交互的混合物、对其他艺术领域的主动涉足和模糊。”明天雕塑奖的创始人之一、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焦兴涛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和过往一样,本届明天雕塑奖评选出的入围艺术家依然是那些在试图扩大雕塑“边界”的探索者。

走进位于四川美院美术馆3楼的展厅,首先感受到的就是扑面而来的各种“新奇特”,同时更不乏对一些热点话题的思考。

艺术家颜汶浩带来了一组名为《如果我去到卢浮宫》的作品。他的灵感源自卢浮宫不时曝出的名作被泼脏物的新闻。上游新闻记者走近发现,其中一件名为《班克斯》的作品更是被做成了可以互动的装置作品——墙上挂着的画框和卢浮宫里的名画别无二致,其前方的小桌上摆着一个小木槌,观众只要轻轻敲下木槌,墙上的“名画”就会缓缓降下,变成了一幅被碎纸机打碎的作者自画像。

在作者颜汶浩看来,这是为了提醒大家“难道我们没有比泼油漆更好的方式来发泄吗?”

当下正火的AI人工智能自然也被艺术家们运用到了创作中。在《外滩吟游诗人》的作品中,只要观众对着现场的话筒声情并茂地说出5秒钟语音,它很快就会将其解密为预先准备好的高频词库中的一个单词。此时,AI会以这个单词为主题直接从不同著作中抽出相关的10组文句片段形成“灵感碎片”。接下来,就是观众发挥的时候了,大家可以在碎片化的屏幕上按压自己想要的文字模块,形成属于自己的长诗。完成后,AI还会按你的音色把它读出来,并形成诗画长卷让你下载电子版带走。

据介绍,本次“明天雕塑奖”入围暨获奖作品展将一直持续到5月15日。有兴趣的市民可以前往四川美院美术馆免费参观。

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主办方供图

本文由美行思远留学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xsyedu.com/62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