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内尔数字服务设计

因为我还申了米兰理工,嘻嘻。

虽然现在已经拿到了布鲁内尔和南安普顿的offer。但是还在为其他学校努力着(尤其是米理!!!),希望能成为汉艺的第N个大满贯吧,哈哈哈。

#1

我的留学之路,多亏了别人。

其实从我决定留学,决定转专业,再决定最终的dream school都是有人在鼓励着我。

刚读本科的时候,我就想着好好学习,保个研,再好好学习,毕了业,就好了。

直到大二的时候,我的专业课老师跟我说,觉得我的性格和专业能力都很适合出国继续深造。一开始听到这句话,其实我也没太往心里去。

直到老师说“尤其是学设计的,真的应该出去体验一下国外的教学氛围,跟国内差距还是很大的。能学到的东西也不一样。”

听到这句话,我出国留学的决定算是做了一半。之后我就问了在国内读研的学姐,又问了国外读研的学姐。觉得在国内读研,好像真的没有那么强的挑战性,就终于决定了要出去走一趟。

汉艺在米理的学长拍回来的照片

正好那会儿同学推给我了康石石的一篇推送,我看了之后觉得挺专业的,就打了电话咨询, 实地考察之后觉得都挺好的,于是出国留学这件事,似乎就成了定局。

直到后来我真的拿到了保研资格…

#2

我的留学之路,多亏了自己。

说真的,保研真的不是说放弃就能放弃的。不过最终我还是遵从了自己的内心,放弃保研,专心准备作品集。反正至少到现在,我还没有后悔。

我原本是学产品设计的,后来转专业到了服务设计。怎么说呢,一开始也会有很多声音,说新兴专业不靠谱,未来说不定不好就业什么的。

我就自己查了很多资料,发现其实服务设计和工业设计之前,总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加上在汉艺学习的时候,老师总会把其他专业的知识,融入进来用到我自己的设计上。我就觉得,学了服务设计还能打包其他专业的知识,靠谱。

其实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的个人能力,比学什么专业重要多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所以有的时候就业问题,真的不能全怪专业。

希望以后大家选专业,也要自己多调研,跟着自己的内心走。我在汉艺见过很多,不喜欢本科专业,出国读研终于放飞自我,选择自己喜欢却不被别人看好的专业。他们付出的辛苦,比我这种半转专业,或者不是转专业的同学要多多了。

我自己本身是一个,挺主观的人。在留学这个问题上,一直都是自己拿大主意,然后跟父母商量。

大家都知道,我们早晚会面临独立。尤其是在留学这种终身大事上,同学们还是自己多上上心,提前独立起来。每天让爸爸妈妈,教务、文案老师在后面追着你做作品,上课,准备文书什么的真的不应该。

现在回头看看,很感谢当初的自己,做的每一个决定。哪怕是发着烧,依然在汉艺奋斗到三点,但是最后还能获得一顿海底捞鸭。(这里不得不说一句,汉艺地理位置真的好,从喜茶到海底捞,吃喝全能满足。)

#3

我的留学之路,多亏了汉艺。

如果说别人是我艺术留学的助推器,我自己是艺术留学的源动力,那汉艺应该是一路都在照着我的灯塔吧,当然汉艺也见证了我从一个小白逐渐进化的过程。

一开始的来汉艺的时候,我每天只有两件事。想选题和想为什么这个选题又被毙了。

说真的,我一开始甚至觉得老师是不是针对我,怎么莫名其妙就全给我毙了。后来老师跟我说,你要知道海外的审核的标准,跟国内导师的标准是完全不一样的。你现在的选题,无非是在现有项目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你为什么不做自己的设计呢?

emmm,无言以对,就是心服口服,这么说的话,我的选题的确该毙。

我知道很多同学在刚来汉艺的时候,都会遇到很多问题,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因为我也是这么过来的。

但是当做完一个完整的项目之后,就会有明显的感受。国内外真的是不一样的,我会发现本科时候的调研,都是二手调研,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竞品分析。来到汉艺之后,我才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进行人物分析和适用场景的分析。

社区活动调研

大学期间对于作业的要求,老师也大多是看看最后的成品图,对于过程总是很少过问。来到汉艺之后,好像每个老师都不是外貌协会的了,他们更想知道在外表之下每个项目的内涵是什么。

除了选题和调研以外,我还在汉艺参加了冬令营,在冬令营里能和交互、产品专业的同学合作。尤其是交互专业的同学,他们会说出很多我压根没听过的东西。让我在反思自己还是不够努力的同时,把与他们合作出的结果与自己的项目相结合。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

他们这么做不是单纯的为了跟本科拉开距离,显得自己更专业,而是因为海外院校的确都是这么要求的。因为当你真的开始了解不同院校对于作品集的要求时,你就会发现这个学校要求体现过程,那个学校更爱跨学科项目。

还要谢谢总是神出鬼没的田老师,感谢田老师不定期查岗,让我在两个月怒肝三个项目。

最后,就祝愿和我一样还在申请的各位。梦校都能绿!

更多艺术留学&作品集相关问题,可私信康石石

本文由美行思远留学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xsyedu.com/62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