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作品集

关注头条号:AS国际建筑与空间,私信回复“分析图”,即可免费获得优秀学员作品集、100G珍贵设计资料、2000张分析图资料等。

给建筑系学生精心挑选的10本建筑书籍

1.认识建筑

作者: [美] 罗伯特·麦卡特 / [芬] 尤哈尼·帕拉斯玛

两位作者均为执业建筑师,同时又都在欧美知名高校从事建筑理论的研究和教学。他们从自身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出发,坚信只有通过切身体验才能真正理解建筑。本书以体验为核心,以文字、照片和平面图三者结合的方式引领读者展开一场仿佛亲身参与的“田野调查”。

全书以空间、光线、地景和场所等12个和建筑密体验密切相关的主题为框架,精选72座极具代表性的建筑杰作,涵盖全球各种建筑风格。既有古老的埃及金字塔,也有现代化的悉尼歌剧院,既有装饰华美的神圣家族大教堂,也有纯几何形的流水别墅,既有非洲的多贡人村落,也有富有东方风情的伊势神宫。

推读指数:★★★★

标签:建筑,艺术,科普

2.建构文化研究

作者: [美] 肯尼斯·弗兰姆普敦

《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修订版)》是肯尼思·弗兰姆普敦(KENNETH FRARNPTORL)继他的经典著作《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之后又一部令人翘首以待的宏篇巨著,必将对现代建筑发展的讨论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言以蔽之,《建构文化研究》是对整个现代建筑传统的重新思考。弗兰姆普敦探讨的建构观念将建筑视为一种建造的技艺,它向迷恋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主流思想提出有力的挑战,并且展现了一条令人信服的别开生面的建筑道路。确实,弗兰姆普敦据理力争的观点就是,现代建筑不仅与空间和抽象形式息息相关,而且也在同样至关重要的程度上与结构和建造血肉相连。

推读指数:★★★★★

标签:建筑,建筑理论,建构

书评:真难啃呐,完整读完的第一遍,估计以后还得再读

建筑诗学

看的时候一方面要为论据寻找更多的历史细节,一方面又要时常回溯以不至于忘记文章结构。虽然对线性的史观和宏大的叙事心存疑惑,但是的确是一本非常好的书

3.营造天书

作者: 王南

《营造法式》由北宋哲宗、徽宗两朝将作监的官员李诫编纂,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最重要的建筑设计与施工专著,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总结了北宋徽宗时期的营造知识与经验,同时也对此前历代的营造原则有所继承和概括,影响过一代代建筑大师。梁思成初见此书时惊呼“天书”,后立志精研。1930年起,以梁思成、刘敦桢为首的近代第一个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学术机构——中国营造学社精研《营造法式》,并与北宋及辽代建筑相互印证,终使《营造法式》重放光彩。

本书以梁思成及其中国营造学社同仁“破译”《营造法式》为线索,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剖析法式,解读宋、辽、金木构建筑遗存。此外书中还展示了大量珍贵的照片及图纸,使读者了解美轮美奂的古建筑如何从模数制及斗栱中演化生成,带我们领略中国古代建筑的营造法门与艺术造诣之卓绝。

推读指数:★★★★★

标签:建筑,古建筑,古中国

书评:以梁思成对《营造法式》一书的研究为线索,结合了前人对于中国古建筑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蓟县独乐寺、正定兴隆寺等一批能够还原《营造法式》这一“天书”中的概念的古建营造法式

听完王南讲座后找出来翻了遍,建筑真是充满美丽

4.隈研吾的材料研究室

作者: [日] 隈研吾(KENGO KUMA)

《隈研吾的材料研究室》:隈研吾30年建筑实践精粹!设计人与自然为核心的生活方式,探寻东方建筑的多种可能。81项经典案例,10种天然建材,5种建造方法,3类几何结构,数百张高清图片、手绘草图、工程细部。材料决定建筑,遇到新的材料,新的时代就开始了。——隈研吾

在《隈研吾的材料研究室》中,隈研吾公开了自己近二十年的建筑实践精粹。本书按照10种材料将作品分类, 囊括81项经典案例,数百张高清照片、手绘草图及细节图纸,深入剖析隈研吾运用材料的技艺和神髓,带领我们深入东方建筑的另一种可能。

推读指数:★★★★

标签:建筑,设计,日本

书评:概念先行,有些还没足够好

隈研吾走的路是一条新路。在结构和形式创新越发艰难的时候,谁掌握了材料,那么他显然能够占得先机

在去过新津美术馆之后,就对他的材料把控力念念不忘了。看了这本书,更能体会到他好像是要把藏在混凝土里的故事和生命力,统统展现出来

5.木屋之色

作者: [美] 扎克·克莱因

2009年,年轻的美国创业家、VIMEO视频网站创始人扎克•克莱因在纽约市远郊的山里买了一块地,和朋友们一起盖了几间木屋,结伴而居。他的网站“木屋之色”应运而生。在这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分享了超过1.2万幅小屋的照片和造屋故事,其中的200幅精美照片和10个动人故事,构成了这本《木屋之色》。

《木屋之色》不只展示自然的大美、木屋的精巧,更呈现人对生命、生活方式的思考。在10个故事中,人们或隐世而居、或改建旧屋、或凿穴而住,在自然风景中动手建屋,与家人朋友共度美好时光,营造梦想的生活。

而200幅世界各地的木屋风景里,有深山、荒漠、丛林、河海、高崖、土坡……它们告诉你,只要愿意,人可以在喜欢的任何地方惬意安居。

推读指数:★★★★

标签:建筑,自然,生活方式

书评:世外屋巢,精神吸氧

读罢此书,最大的感受是:美国人活的真是既自由,又潇洒。会让人轻易想到著名的《瓦尔登湖》,尤其是“WHERE I LIVE AND WHAT I LIVE FOR”那一章。中文版的整体设计与排版都很舒服,可谓图文并茂的典范,不过也有一些遗憾,比如书的重量,用纸以及调色等

里面的木屋给我好多惊奇和惊喜之感,很多小屋真的是赏心悦目,自己知道那种看上去远离喧嚣的生活背后其实并没有那么美好,就是我还是很坚定的向往着,向往着欺骗自己的有朝一日

6.静谧与光明

作者: 约翰·罗贝

路易•康是现代建筑大师,本书以精致的散文阐述了他的建筑精神。第一章“静谧与光明”从各个角度整理了康的演讲词,文字优美,充满诗意;第二章“建筑即精神”是作者对康建筑精神的领悟,从建筑内部一一讲述;第三章“路易•康的建筑”是康的八个代表作品,作为康建筑思想的例证,简洁直观,大气磅礴,充满力量。

推读指数:★★★★

标签:建筑,建筑理论,设计

书评:尊重材料,尊重光与影,尊重静谧

少年不识康滋味,装作高深强说康,而今识尽康滋味,却道,好个牛逼的家伙!

好书

7.SPACE, TIME AND ARCHITECTURE

作者: SIEGFRIED GIEDION

希格弗莱德·吉迪恩 (SIGFRIED GIEDION / SIEGFRIED GIEDION) (1888年4月14日,布拉格—1968年4月10日,苏黎世) 是一位波西米亚裔瑞士历史学家及建筑评论家。他的作品《空间·时间·建筑》及 《机械化的决定作用》(MECH ANIZATION TAKES COMMAND)对于在20世纪60年代在伦敦当代艺术中心成立的独立团体(INDEPENDENT GROUP)的成员具有概念性的深远影响。他曾任国际建筑会议(CONGRÈS INTERNATIONAL DARCHITECTURE MODERNE)秘书长,师从海因里希·沃尔夫林,先后执教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苏黎世大学,曾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院长,曾于苏黎世大学执教艺术史。

推读指数:★★★★★

标签:建筑,建筑理论,建筑史

书评:CLASSIC, OF COURSE, VERY HEGELIAN

建筑史教科书

ARCHITECTURAL HISTORY ( MODERN ARCHITECTURE)

8.意境与空间

作者: 冯纪忠

《意境与空间:论规划与设计》讲了冯纪忠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是中国现代建筑的奠基者,也是中国城市规划专业的创始人。冯先生的著作和设计作品代表了那个时代中国建筑的一种新文人建筑思想和设计理念,其深邃的建筑哲学思想融入建筑教育和文化传播系统中,对当代中国建筑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其意义不可低估。

推读指数:★★★★★

标签:建筑,建筑理论,建筑规划

书评:

冯老很愿意并真诚地说,作为后辈是该非常庆幸;童老永远严肃永远惜字如金

一幅画,你应该能感觉出其中的形式美,认识到画里面的内容;如果形式完全脱离了内容,或者完全没有内容,那么问题就来了。

有情

9.东京老铺

作者: [波兰]乌尔巴诺维斯

《东京老铺》是《你的名字。》背景画师乌尔巴诺维斯的插画作品集。他游历东京近两千家老铺,从中选出有美学个性的五十家,用近百幅门面全景•细节分镜•店内透视图,手绘出如新海诚动画般唯美浪漫的昭和风情。

推读指数:★★★★★

标签:建筑,绘本,日本

书评:

适合喜欢日本建筑或水彩插画的人做工具书,临摹的东京老店铺很细腻

很温暖的一本书,有种给年过花甲的老人换上一件新衣服的错觉,老铺子也在颜色鲜亮的水彩下显得年轻精神了许多

在朋友家翻完,老铺本身很好看,作者还会注意到一些细节,但是书本身比较像画师博客

10.型和现代主义

作者: 贾倍思

《型和现代主义》简介:教学程序和由此产生创造性的思维的关系是《型和现代主义》的中心所在。它也是在对理论和教学实践两方面深入研究的一个成果。这个研究建立了一个试验的基本框架,并通过“形的构造”设计组的学生合作而完成。建筑设计实践和建筑教育实践是两个不同事情。

在工作中我越来越相信,前者属于过去,而后者面向未来。当前建筑教育的问题之一是羞于或不敢提倡建筑教育的学术性。许多学校囿于现状,或者在过时的思想库里翻箱倒柜,或者重复过去培养专业人才的做法。这种状况应该改变。学校实际上提供了一个一般实践领域无法提供的对建筑学本身执著探求的环境,学校应领导建筑学,而且责无旁贷。

推读指数:★★★★★

标签:建筑,建筑理论,设计

书评:我怎么没在低年级的时候看到呢?

解惑

对于建筑教育历程的梳理

图书信息来自豆瓣

本文由美行思远留学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xsyedu.com/62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