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大学标志建筑

最近这几天,山东莱阳有个14岁的“天才少年”李同学火了。

孩子从小到大的“履历”,真是让人啧啧称奇——

6岁开始研究编程,8岁就自主研发了“开放式云计算平台”;

开公司、屡获国际互联网大奖,还被清华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等国内外多所高校邀请,又被美国顶尖学府“麻省理工大学”提前“签约预定”……

难怪消息一出,大小媒体都在膜拜“神童”的光环下纷纷转载。

但没想到这次打脸到来得这么快,没过两天剧情就开始急转直下:

先是有网友质疑,录取李同学的美国知名的学府麻省理工(MIT)是个“学院”,并非“大学”。

其次,抛出橄榄枝的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下方的校长签名竟然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全名,到底是谁穿越了?

各种漏洞被戳穿后,结论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神童”事件是个假新闻!

从疯狂转载到一再翻转,这次脸被打得很痛的首当其冲的就是各路媒体们。

《环球时报》后来在知乎上对这件事做出了“自省”,它称,先是地方媒体和政府的“背书”为整件事创造了背景,再是主流媒体(包括自己)在未经核实后的群体转发,推波助澜出了这场“狂欢”。

其实从一开始,就有眼尖的网友对报道中的蛛丝马迹提出了质疑——

只要认真推敲,就会发现报道里其实漏洞百出——

为什么这么拙劣的谎言,却引发了一场连很多知名媒体都中招的群体高潮?

因为“美国顶尖学府”、“麻省理工大学”、“清华大学”、“14岁神童”这样的字眼,早就让大多数人冲昏了头。

我们总渴望孩子是聪明的、不平凡的,也总在试图用成功的“神童”去告诉自己和孩子:“看!别人家孩子这么聪明,我家孩子也可以!(我家孩子为什么不可以?)”

什么样的孩子才能被叫做是聪明的、厉害的?

答案在每天的生活细节中也能发现——

小区楼下大妈热衷PK谁家的孩子更早出牙、更早会走路,领先的人家就感觉赢了一大截;

1岁半的孩子能背下几首古诗,会有人夸他聪明、记性好;

等再大一些,一年级的孩子就要能解高中奥数题、初中的孩子就能提前拿到清北的准入证、20出头就能功成名就事业有成……

这还真不是随便想想的,上半年被吐槽了一轮又一轮的入园、入学面试题也在暗中践行着这一标准:只有各方面能力都领跑的孩子,才可能通过竞争胜出,成功入学。

不得不承认,在我们思想深处还是有这样根深蒂固的“神童崇拜”;我们渴望有那么一种模式,能够让孩子直接复制就可以成功;更希望孩子未来的成功是清晰可见的。

所以我们需要这样一个虚构出来的精神偶像,来缓解对孩子人生期望的焦虑。于是那些“神童”就成了最好的样板,或者寄期望于孩子天然拥有超高的智商、我们不用花费一丝力气就能让他成功;或者用分数把孩子的人生简化,只要他成绩好,别的一切都不重要。

——但是无论哪种,所谓的“望子成龙”,都不过是家长在对孩子的人生偷懒。

在这之前,还有过这样一位真正的“神童”:1岁多识字1000余、8岁上中学、13岁上大学、17岁考中科院硕博连读的魏永康。

这位“神童”是在妈妈什么事情都不让他插手、连牙膏都要帮忙挤好的“培养”下诞生的,因为妈妈认为 “只有专心读书,将来才会有出息。”

但在读了3年硕士后,却因为生活无法自理,导致学业也陷入混乱,最后硕士学位都没拿到就被学校劝退了。

母亲为此甚至指着中科院的大楼,怒斥他不争气:“怎么不去死!”

这位妈妈的言辞之前曾在网络引起一片哗然,可在现实中,又有多少父母争相把这位妈妈作为榜样、努力地想培养出下一个“神童”?

想让孩子取得这样的成功多容易啊:只要剥夺了他的热情、思想和一切和学习无关的,让他变成一个做题机器就可以了。

可一旦拥有了这样“成功”的人生,孩子就无异于一个只会做题的傀儡。在这个科技革新、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一个“人体人工智能”真的会比一台几千块就能买到的电脑更有价值吗?

超高智商的“神童”毕竟少之又少,可不是神童的孩子,却都是被赋予了各种精彩的“天才”。他们的天赋和能力,在未来的人生中远比纸上的分数更加重要。

想给孩子一个精彩的人生,做父母的就不能有一丝偷懒——不止是陪作业,还有给他更多的陪伴、更大的世界,还有更多的爱。

本文由美行思远留学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xsyedu.com/63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