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加勒斯特大学广场雕塑

1

布加勒斯特名称来历的传说:早在700多年前,一位名叫“布库尔”的牧羊人从远方赶着牛羊来到登博维察河畔,发现这里的水草肥美,气候也温和,便搭起帐篷定居了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来到这里的人越来越多,商贸活动也日渐兴旺,逐步发展成为了一座城镇。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城市开拓者,便在此修建了一座布库尔教堂,此地也被称作“Bucureşti”(布库雷什蒂),转译成英语为“Bucharest”,中文发音近似于“布加勒斯特”并使用至今。

布加勒斯特(Bucharest),位于罗马尼亚东南部,瓦拉几亚平原*(Wallachia Plain)中部,南距多瑙河*(the Danube)64千米,登博维察河*(Dmbovia River)穿城而过,为罗马尼亚首都和最大城市,经纬度坐标:44°23'N, 26°1'E(UTC/GMT +2)。城区面积:228平方千米,城区人口:1,877,155(2020),为欧盟(European Union)人口第6大城市,有“小巴黎”之称。

布加勒斯特在罗马尼亚的位置

* 瓦拉几亚平原,也称“多瑙河下游平原”。南至多瑙河左岸,北至喀尔巴阡山(Carpathian Mountains,阿尔卑斯山脉的东部延伸,西起奥地利与斯洛伐克边界的多瑙河匈牙利门/Hungary Gate峡谷,经波兰、乌克兰边境,到塞尔维亚与罗马尼亚边界的多瑙河铁门/Iron Gate峡谷,全长1,450千米,呈半环形横卧大地)前地带,东西长达400千米,南北宽约120千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约从200米逐渐降至10米。

* 多瑙河长度仅次于伏尔加河(Volga River)为欧洲第二大河流,发源于德国西南部,自西向东流经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乌克兰等9个国家,最后注入黑海(the Black Sea),是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全长2,850千米,流域面积81.7万平方千米,河口年平均流量6,430立方米每秒。

* 登博维察河为多瑙河支流阿尔杰什河(Arges River,源出特兰西瓦尼亚阿尔卑斯山脉/Transylvanian Alps,在奥尔泰尼亚/Oltenita附近注入多瑙河,长335千米,流域面积1.24万平方千米)的支流,起源于南喀尔巴阡山脉(Southern Carpathians),全长286千米,流域面积2,837平方千米。

2

1324年,罗马尼亚人打败匈牙利人后建立瓦拉几亚公国(Wallachia,1324—1859)。

1411年,瓦拉几亚公国被沦为奥斯曼帝国(Ottoman Empire,1299—1923)藩属。

1459年,布加勒斯特还是一座要塞,其名称首见记载。

1477年,罗马尼亚人打败了土耳其人,将登博维察河畔的这座城镇命名为布加勒斯特(意为“欢乐之城”)。

1574年,发展成为拥有40座教堂、修道院和大批楼房的城市。

1659年,布加勒斯特成为瓦拉几亚公国的首府。

18世纪,这里成为东南欧仅次于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伊斯坦布尔的旧名)的第二大城。

1859年,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两公国合并为罗马尼亚(附属于奥斯曼帝国);1861年,布加勒斯特成为罗马尼亚公国首都。

第十次俄土战争(Russo-Turkish wars,1877—1878)后,根据《柏林条约》(The Berlin treaty)罗马尼亚公国取得独立,于1881年改称罗马尼亚王国。

一战(World War I,1914—1918)后,布加勒斯特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二战(World War II,1939—1945)期间,布加勒斯特遭到严重破坏;1944年,罗马尼亚人在布加勒斯特打响了反抗德国法西斯武装斗争的第一枪;战后城市进行了重建,面貌焕然一新。

3

大国民议会宫(Palace of Parliament)为全球十大宫殿榜首,原称人民宫、共和宫,坐落于布加勒斯特西南部的一个小山坡上。建筑面积为36.5万平方米;地上12层高84米、地下4层深92米;有3,107个房间和不计其数的大厅,曾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全世界仅次于五角大楼的第二大建筑,也是最大的民用建筑。罗马尼亚议会参、众两院,宪法法院和一些重要机关已经进驻办公。

议会宫始建于前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尼古拉·齐奥塞斯库(Nicolae Ceausescu,1918—1989,1965—1989)统治期间的1984年。至1989年东欧剧变时,工程仅完成70%,但已耗资20亿美元;至今也仅完成了90%的工程量,预计竣工时可能耗资将达40亿美金。

与议会宫中心点垂直的是全长3.2千米的统一大道。道路中央有42个造型各异的喷泉,象征着罗马尼亚的42个行政区(布加勒斯特市+41县),在喷泉队列中最大的一组喷泉代表着首都布加勒斯特。这条由喷泉点缀的号称“罗马尼亚的香榭丽舍大街”,比巴黎(Paris)的香榭丽舍大街(Champs Elysees)还长了6米。

革命广场,位于中心城区的中心,是布加勒斯特“最”政治的广场,也是罗马尼亚最大规模群众集会的场所。因是王宫所在地,最早叫宫殿广场;二战后,因罗共中央党部大楼(现为罗马尼亚内务部大楼)建在广场旁,故改名为中央广场;1989年“12月事件”*后,为纪念因推翻齐奥塞斯库独裁政权而死去的人士,这里再次被更名为“革命广场”。

革命广场一角及罗共中央党部大楼

革命广场一角及罗共中央党部大楼

* 12月事件:1989年12月,罗马尼亚西部城市蒂米索拉(Timisola)发生骚乱,一位叫特凯什·拉斯洛的匈牙利牧师发表了许多批评齐奥塞斯库的言论,并被匈牙利国家电视台循环播放。对这次事件,齐奥塞斯库非常愤怒。

15日,齐派出警察抓捕并带离牧师,遭到了大量匈牙利教徒的反对。

16日,蒂米索拉爆发了上万人规模的游行,呼喊口号打倒齐奥塞斯库。

17日,军警在市内开枪驱散了闹事者。

18日,齐出访伊朗并肯定了国内局势的稳定。

20日,齐回到了布加勒斯特。

21日,在中央广场召开了近10万人的群众大会。会上,齐和夫人埃列娜声称要坚决打退外国的干涉和蒂米索拉流氓集团的动乱,此时“打倒齐奥塞斯库!”的声音在广场角落传来,让齐举起的右手定格了,电视转播的画面也将这一刻永远保留了下来……

22日,由于局势失控,齐奥塞斯库等人在楼顶乘坐直升机仓皇逃窜。

23日,齐被抓捕。

25日,齐和夫人被乱枪毙命,罗共政权随之垮台。

齐奥塞斯库夫妇被执行枪决现场(网络图片)

在革命广场上有一座“重生纪念碑”,这是该广场最高的建筑,建于2005年。锥形大理石犹如一把利剑直入长空,刺破“牢笼”,牢笼的下边缘呈现了鲜红的血迹,以表示获得自由的代价。1989年,在东欧前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中,罗马尼亚是以流血牺牲而完成的改朝换代。在纪念碑另一侧面的下边有一组铜雕人物像和两道大理石矮墙,墙上刻着在1989年“12月事件”中死去的人士名单。

下图是革命广场左侧的布加勒斯特中央大学图书馆,以及矗立在馆前的国王卡洛尔一世(Carol I,1839—1914,1866—1914)塑像。1989年罗马尼亚剧变时发生火灾被毁,烧掉了珍稀藏书50多万册和著名人物的书稿3,700多份。后来,经修复改造后向社会开放。欧盟委员会驻布加勒斯特代表机构设在此处。

凯旋门(Arculde Triumf)。在通往文化休憩公园的广场上,竖立着一座古老的凯旋门,高27米,外形类似于巴黎的凯旋门,是为纪念一战同盟国的胜利、大罗马尼亚国家的诞生、费迪南德一世(Ferdinand I,1865—1927,1914—1927)与玛丽亚王后(Marie of Romania,1875—1938,1914—1927)的加冕而建于1922年,彼得·奥托内斯库(Petre Autonescu)为设计人。早期是一座木制小拱门;1930年被雕刻家改为石头结构;1935年又对凯旋门进行了修复。

雅典娜音乐厅(Romanian Athenaeum),由法国建筑师设计建造于1886—1888年间,建筑本身以新古典建筑风格为主,典型的希腊神庙立面,礼堂池座可容纳600人,音效很完美,有“欧洲第一音乐厅”的美誉。著名音乐家乔治·埃内斯库*(George Enescu,1881—1955)1898年首次在这里指挥乐队演奏,后来成为国家“乔治·埃内斯库交响乐队”和世界知名乐队的演出场所。

* 乔治·埃内斯库,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是罗马尼亚民族音乐的奠基人。埃内斯库的创作深受罗马尼亚民族音乐的影响,作品感情真挚、技巧娴熟,以《罗马尼亚狂想曲》最为著名。他以动人的民间音乐素材、雄浑的气魄,体现了罗马尼亚人民丰富的情感,为罗马尼亚的音乐在世界上赢得了荣誉。

乔治·埃内斯库博物馆(Museum George Enescu),这座法国学院派的建筑原为布加勒斯特市长大人的宅邸。罗马尼亚最伟大的音乐家乔治·埃内斯库曾与妻子在这里生活过一段儿时间;逝世后,妻子将宅邸捐赠给布加勒斯特市,后被改造成一座纪念埃内斯库的博物馆。馆内不但可以参观其新艺术建筑,欣赏壁画、雕像和家具,以及了解这位天赋异禀的音乐家,还能在音乐厅里听一场华丽的音乐会。

国家艺术博物馆(The National Museum of Art of Romania)在革命广场斜对面(左翼建筑是国务委员会办公处、中间是国家美术博物馆、右翼是艺术博物馆),占地面积约8,700平方米,1950年设立,原为1930—1937年间重新修建的王宫一部分(老王宫毁于1926年火灾),是罗马尼亚最大、艺术价值最高、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博物馆。

馆中藏品有11万多件,其中大部分为前国王的艺术收藏。馆藏文物主要收藏10—18世纪的各种工艺品和13—19世纪的欧洲绘画、木刻、印刷品以及罗马尼亚现代艺术、东方艺术等。其中,罗马尼亚的圣像画和工艺品特别著名。

博物馆共设38个陈列室,展出2,000多件展品。欧洲艺术画廊共收藏2,233幅欧洲绘画,其中有法、德、意、奥、西、荷等著名画家的作品。此外,该画廊还陈设了欧洲各国的雕塑、瓷器、水晶玻璃、钟表、家具等艺术品。东方艺术部收藏了中国、日本、伊朗、土耳其等国的绘画、地毯、金银器、玉器、瓷器等艺术品。其中,中国艺术品共500多件,主要是明、清两代的绘画、瓷器、玉器、青铜器、刺绣、景泰蓝、牙雕、红木家具等,最有价值的为一幅宋代山水画。

国家历史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由原来的邮政宫殿改建,为典型的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19世纪末年,由建筑师亚历山德鲁.索维莱斯库参照日内瓦邮政局的建筑风格设计建造。1970年被用作国家历史博物馆(内含一个集邮博物馆)。馆中收藏了从史前至今的罗马尼亚皇冠珠宝、手工艺品、皮埃托拉塞尔宝藏等,是罗马尼亚拥有历史文物最多的博物馆。

乡村博物馆被称为“都市里的村庄”,建于1936年,位于赫拉斯特劳公园(Herastrau)内,占地10万平方米,是一个介绍罗马尼亚农村建筑风格、民间艺术和农民生活习俗的露天博物馆,展厅就是散布在40个院落中的66座乡村建筑。这些建筑包括房舍、铺茅草的马厩、伐木坊、哥特教堂、水车、风车、渔人房和穴屋等,都是上世纪30年代从罗马尼亚各地农村搬迁过来的。

当时有一批专家、学者在对罗马尼亚的乡村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考察,并作了大量社会学和历史方面的研究后,提出了建立民俗博物馆的设想,其目的是想通过展示 3 个多世纪以来农村建筑艺术、装饰艺术、农民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从一个侧面反映罗马尼亚的传统文化。

国家历史博物馆对面是CEC银行总部,巴洛克风格的国家储蓄银行大楼,建于1864—1900年,是由亚历山德罗·伊安·库扎(Alexandru Ioan Cuza,1820—1873,1862—1866)大公下令建造。这座由玻璃和金属制作的多个穹顶的宫殿美轮美奂,无比坚固,虽然一百多年了,仍然没做过大修,储蓄银行还在正常营业。

族长大教堂(Catedrala Patriarhala)位于布加勒斯特南部的一座小山上,建于17世纪,是罗马尼亚东正教总部所在地。主体建筑造型华美,内部装饰精美异常,环境林木葱茏景色优美。前往大教堂的不仅有虔诚的信徒,还有很多狂热的音乐爱好者,因这里定期举办免费的宗教音乐会。

克雷茨列斯库教堂(Kretzulescu Church),是布加勒斯特中心城区的一座东正教教堂,位于胜利大道上(革命广场南侧),与国家艺术博物馆相邻。教堂修建于1720—1722年间,1940年地震时受损,在1942—1943年间得到修复。

科尼利乌·科普苏(Corneliu Coposu)雕像

斯塔夫罗波列奥斯修道院(Stavropoleos Monastery),坐落在老城“十字架之城”街区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修建于1724年,是布加勒斯特所有修道院和教堂里最漂亮的一座,修道院的占地面积虽然不大,但却很精致,典雅的木质装潢和木雕大门,顶部有耶稣的画像,光线透过天窗从圣像面前划过。

……

4

布加勒斯特,1659年成为瓦拉几亚公国的首府;1862年成为罗马尼亚的首都延续至今。登博维察河是城市的母亲河,大小12个湖泊宛如一串珠光闪闪的项链,把城市装扮得分外艳丽。布加勒斯特老城位居河的南岸,东正教风格、拉丁和伊斯兰风情,以及法国、意大利和前苏联建筑,杂而不乱,各显风骚。金色的王宫、典雅娜音乐厅以及随处可见的博物馆和大教堂,都在展示着这座城市的优雅风情。

名噪一时的“人民宫”,是独裁者尼古拉·齐奥塞斯库在访问平壤(Pyongyang)受到了启发,随后便开始了这座庞大宫殿的建造。为此动用了2万名工人、700名工程师,耗费了数千吨的大理石、水晶和黄金;宫殿内部用的淡粉色大理石纹理细腻,似水墨画一般;两吨重的大型吊灯,贴满金叶的墙壁装饰,手工雕刻的橡木大门,手工刺绣花边……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欧陆大酒店

虽然人民宫和统一大街的修建历史充满了争议,但这些建筑的确拓展了布加勒斯特的城市格局。如果没有它们,布加勒斯特也许就是一座欧洲古城而已,但正因为这样,才让城市展现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历史和魅力。

由于布加勒斯特地处战略要冲,历史上这里一直就是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Russian Empire,1721—1917)等欧洲列强激烈争夺的地方。虽然长期受到外来的统治,使这座古城处于衰败不堪的状态,但频繁的战争反而练就了罗马尼亚人顽强的意志。大学广场上矗立的罗马尼亚最伟大的民族英雄之一米哈依·维泰阿佐尔大公(Mihai Viteazul,1558—1601,1593—1601)的骑马雕像,他就是罗马尼亚人心中永远的骄傲。

自20世纪中期以来,布加勒斯特城市建设发展很快,现代化的建筑群不断拔地而起。城区大小公园有50多个,绿荫如盖,花木成林,湖水片片。同时,曾饱经沧桑的荒凉感也还隐藏在老城的各个角落:宏伟建筑上破败的雕像,年久失修斑驳陆离的墙壁,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涂鸦,无时不在提醒着人们,这个东欧国家目前仍然是欧盟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相信假以时日,老城也将重现往日的荣光。

当下,罗马尼亚的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迅速提高。另据经济学人智库发表的最新一期全球生活成本调查报告中显示,布加勒斯特是全球生活成本最低的城市之一,和基辅(Kiev,乌克兰首都)、德里(Delhi,印度首都)并列排名第十。

……

自由新闻大厦

5

记得早在年少时,因《多瑙河之波》《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等电影而记住了“罗马尼亚”这个国度和这条多瑙河,当时就有了一个问号很长时间没有得到答案:为什么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罗马尼亚的国家领导人不是主席而是总统,这和美帝国主义有什么不同吗?还留下了一个愿望,希望此生能有一次多瑙河两岸风光之旅,还要亲自去看看罗马尼亚这个充满浪漫色彩的国度。

后来,这个问号不言而喻了;多年后,一个愿望也得以实现了:多瑙河从德国起,一直“漂”到了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又在塞尔维亚的贝尔格莱德再次河上游船观光;在保加利亚的鲁塞多瑙河大桥上又多看一眼多瑙河的蓝色风光。

罗马尼亚之旅的第一站就是首都布加勒斯特,只是时间紧张,感觉有些意犹未尽,只好再给自己留一个不太现实的愿望吧:如有可能,第3次走进布达佩斯,一睹壮观的铁门峡谷风光,向着多瑙河三角洲“漂”进黑海,接力完成2,850千米;回过头来重游罗马尼亚。

看到这里,会有朋友说:你是不是还没有睡醒啊!确实,年少时的“梦”和现时的“梦”交织其中,深陷这个梦境难以自拔……

(注:本文使用少量的网络图片,文+图:王永云)

推荐阅读:

东欧的“小巴黎”——布加勒斯特

世界上最美的城堡之一——南喀尔巴阡山上的佩蕾丝宫

国王的王冠——布拉索夫

一座令人“恐怖”的建筑——吸血鬼城堡

千“眼”之城——锡比乌

罗匈边城——阿拉德

罗马人+达契亚人=罗马尼亚人

“1989年罗马尼亚12月事件”始末(完整珍藏版)

本文由美行思远留学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xsyedu.com/63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