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院国际陶艺工作室管理刘玉书
文 / 吕品昌、刘玉书
内容摘要:陶瓷艺术是泥与火的融合,它既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也是民族文化符号之一。本文以陶瓷艺术实践与创作为切入点,回望传统,探讨艺术工作者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为陶瓷艺术创作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着眼当下,陶瓷艺术创作不仅要紧密联系当下文化语境,还需要跨学科合作,使陶瓷艺术创作形式更加符合当代语境;展望未来,保持对民族传统的尊重与传承,以多元融合为特色,开辟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陶瓷艺术发展之路。
关键词:传统陶艺 继承创新 当代转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新时代的艺术工作者,如何从传统文脉中取其精华,使艺术创作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已成为艺术工作者们所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今天的中国陶艺创作已呈现繁荣发展之势,它们以高品质创造更具审美表现力和激发力的丰富而颖异的形象,适应当代审美需求,积极参与到中国当代艺术形态建设之中,在国际上彰显了中国文化精神,进而凸显了民族个性与民族气质。这种审美表现力和激发力源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再发掘和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
吕品昌 中国写意No.44 鉴宝者 铸铜及古陶瓷 展示面积800×600×200厘米 2019
回望传统
挖掘传统美术资源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首先需要深入研究探索传统文化、传统美学价值和传统技艺。中国传统文化是艺术家们取之不尽的珍贵源泉,对艺术家们的发展与影响既深且巨。陶瓷艺术是中国千年文化传承的结晶,其彰显了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脉。传统陶瓷承载了历代匠人们对“道技合一”的追求,精湛的工艺带来了宝贵的陶瓷物质文化。陶瓷艺术在发展的历程中,始终与其他艺术门类有着紧密联系。例如宋代剪纸艺术与陶瓷纹样的结合、刺绣图案和元代青花的相互借鉴、清代古彩与民间版画的融合,等等。可以说,传统陶瓷艺术浓缩了民间美术的精髓,体现了民间百姓的智慧与生活。回归传统,一方面,艺术工作者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汲纳养分,为陶瓷艺术注入新的创作元素和思维方式。另一方面,通过研究学习传统陶瓷工艺和技术,艺术家可以获得多元的艺术表达手段,并将其与当下艺术观念相结合,创造出更具中国文化特色的陶瓷作品。
科学技术不断颠覆旧观念,并勇往直前地追求创新。而文化则不能抛弃历史、忘记传统、失去传承。相反,它需要不断回归本源,才能为创新性发展与转化提供充足的资源基础。我们在继承传统时需不断总结前人的工艺方法与特点。这些是先人在长期的陶瓷创造实践中不断发现、总结、创新后所形成的“文脉”,为我们提供了与古人对话的通道。例如,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项目对于艺术从业人员掌握传统技艺和发展创新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如景德镇陶瓷大学承办的“景德镇御窑青花瓷绘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红绿彩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养”、西安美术学院的“黄河流域彩陶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养”项目等,高校通过优化和整合优质的陶瓷传统技艺,深化学校和企业与从业者的联合,促使学员系统地掌握创作规律与产业市场,进而促进陶瓷传统技艺的活化与创新。
在中国当代陶艺的发展中,涌现出一大批根植中国传统完成现当代陶艺转化的艺术家,他们以不同的切入点深耕于陶瓷材料的研究,并迸发出中国化陶艺独特的艺术魅力。周国桢先生的创作,无论是以象征语言表达,还是对高温颜色釉的深入探索,都是在传承陶瓷工艺传统的基础上,迸发出的现代思潮在陶瓷媒介上的具体体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姚永康的“世纪娃”系列作品在追求和研究宋代雕塑工艺和审美的基础上,将景德镇地域特有的高白瓷泥与青釉焕发现代生机,极具中国风格。20世纪80年代,吕品昌基于对陶瓷“缺陷肌理”深入的理论思考研究,在不断尝试突破固有传统惯性的创作实践中,找到了当代陶艺与雕塑结合的具体切入点。并且,深挖与研习中国本土文化和民间工艺美术,将传统作为开展当代审美创造、建构当代艺术形态的根本基础。他完成了蕴含中国韵味、写意精神、文人思想的“中国写意”系列,汲取民间美术养分进行抽象化语言提炼的“阿福”系列,以及“历史景观”系列的创作,致力于以形式因素意蕴化和形式意趣民族化为目标的纯化语言的探索性实践。白明的艺术试图打破形式与形体的束缚,以陶瓷的“物质”本身追寻东方古典美学的意境与清雅,纹理、色彩、残缺等视觉语言均被幻化为一种富有意蕴的精神空间。黄山的《汉风·列传》系列以陶瓷泥片成型工艺卷塑出超大体量的人物、车马形象,与巨大的陶瓷建筑共同组成“纪念碑”式的宏大场面。全系列根植于中国古代艺术进行当代转化,写实与写意并举,似与不似互彰,雄浑的气势、宏大的场面传递出悲壮的浪漫主义风格,彰显厚重的雄强之风与中国气派。
黄山 “汉风·列传”系列 陶、木 160×120厘米 2016
对于传统陶瓷技艺,我们首先要深入研究和学习传统的陶瓷技艺,包括陶瓷原料、釉料成分、制作工艺、烧制技术等。了解和掌握传统技艺是创新的前提,只有熟悉并且了解传统,才能有意识地对其进行转化和创新。其次,传统陶瓷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如形态、装饰、纹饰等方面。通过对传统作品的研究和分析,挖掘其中的美学原理和艺术表现手法。最后,通过将这些美学元素、技术因素与当代文化进行整合,将其应用于当代陶瓷创作中,才可能赋予作品以新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形式。
着眼当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交流日益密切。新的时代,“变”和“新”成为当下艺术界的主要趋势。陶瓷艺术创作是媒介与观念的双重呈现。艺术作品不可能脱离社会现实,它应该与当下的问题和话题保持紧密联系,从而传递出对时代的思考和关怀。那么,陶瓷艺术如何适应当下的文化语境,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议题。
在传统艺术的当代转化中,众多艺术家开始探索并引入新材料和技术。例如,结合现代陶瓷材料的特点和先进的制作技术,创造出新的陶瓷表现形式。这样的转化和创新,能够丰富陶瓷艺术语言并拓展其创作领域。艺术家通过陶瓷材料的独特性质和表现力,从创作中去探索社会生活、文化和环境等方面的议题,引发观众对现实问题的思考。结合当代材料与技术,进行跨学科合作以及关注社会和文化语境成为了当下的主要趋势。通过这些努力,艺术家可以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创造出新的陶瓷艺术形式,为陶瓷艺术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具体落实到本体语言而言,传统技艺与当代观念的结合是推动陶瓷艺术创作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朱乐耕艺术工作室 花的三重境 陶瓷装置、行为 2023
当下,陶瓷艺术的转化和创新可以与其他学科领域进行合作,例如设计、科学、工程等。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可以为陶瓷艺术带来新观点和新技术,推动其发展和创新。正如当下的众多艺术家,他们在传统的陶瓷工艺基础上进行创新与转化。一方面,他们依托现代材料、3D技术等手段与当代观念融合,进而尝试打破传统的束缚,开创出新的艺术形式和创作方法。例如,方力钧将陶瓷材料的制作工艺与烧造极限进行了视觉呈现,纤薄的陶瓷盒子矩阵在高温冷却后,因拉扯与重力的原因而出现了塌陷、破碎的缺陷,这种缺陷无形之中产生了情感的力量;朱乐耕新近创作的一批作品,在凸显传统陶瓷和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艺术形式上的新探索,充分体现了跨学科和综合性创作及研究的特点,以“艺术场景”的概念,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人感到一种生命内在力量的勃发和颤动。郅敏的“天象四神”系列以翻制、注浆、“复制性”的陶瓷材料语言进行转化与重构,以综合装置与陶瓷进行组合,通过光线、声音、体量、空间等方式,尝试拓宽陶瓷艺术表达的路径。作者对于华夏文明的深刻思考,展现了璀璨中华文明洞察世间万物的宇宙观、自然观。耿雪的艺术集合了陶瓷、雕塑、影像与身体艺术,其典型作品《清明上河图》《海公子》等取材于传统文学名著和艺术名画,以充满创造性的手工制作、动画、影像的媒介相结合,既延续了中国传统的美学价值,还在很大程度上探讨了陶瓷艺术如何更符合当下社会和审美的需求。
此外,陶瓷艺术的公共性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陶瓷艺术如何深入大众生活,服务于社会,进而使陶瓷艺术介入公共空间与环境?陶瓷是具有情感的文化符号,其介入公共空间不仅可以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而且对于我国众多的陶瓷历史名城来说,会对经济和文化产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景德镇——以陶瓷而闻名的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景观艺术的陶瓷化试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城市的文化价值。所以,在景德镇举办的“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不仅可以为陶瓷艺术的发展搭建世界性的平台,同时可使中国陶瓷走出中国,与世界进行更加多元的对话与交流。
郅敏 天象四神——青龙 陶瓷、金属 840×130×290厘米 2017
展望未来
可以说,当代陶瓷艺术的探索维度更加多元:古典陶瓷的器型、规格的功能性被当下的观念与审美性影响;艺术家以泥料与烧造的实验性作为创作的出发点,从而爆发出强烈的创造力;学科跨界使得陶瓷艺术获得了空前的自由,传统技艺借助最新科技与新媒体,呈现出如“剧场”般的感知空间,公共性与实验性、参与性与感知性成为了当下陶瓷艺术的新可能。
翻开陶瓷史,我们会发现传统是活态的、多元的。无论是材料、工艺、技法还是表现方式都随着社会需求不断更新。真正的传统告诉我们,传统不是让我们一成不变地模仿,它教会我们的是创造,是不断丰富和不断发展,是与时俱进。优秀的传统需要活化,“古为今用”的创新转化理念已然成为推动陶瓷艺术创作发展的重要途径。艺术家深入研习古代陶瓷艺术的精髓,将其与现代生活和审美需求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众多新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这种创新观念可以使陶瓷艺术与时俱进,保持其与观众的共和互动。这种创作方式不仅能够展现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也能够使其在新时代的艺术舞台上焕发新的光彩。因此,中国现代陶艺应当充分建立与当下时代精神的连接,积极回应时代的需求。立足本土,在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的同时,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国特色,尊重、延续并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艺术家们应该以新思维、新视野、新语境、新科技去探索陶瓷艺术的新世界,以多元融合为特色,开辟一条独具中国风格的发展之路。
毫无疑问,从可循的大时代背景来看,有思想力和中国风貌的当代陶艺一定是这个时代的高原,从而成为新时代陶瓷艺术的重要特征。
吕品昌 景德镇陶瓷大学副校长(主持工作)、教授
刘玉书 景德镇陶瓷大学博士
(本文原载《美术观察》2023年第9期)
本文由美行思远留学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xsyedu.com/71749.html